查看原文
其他

Vol.7 食粮计划|2021年,你的第一本书是什么?

爱学习的 深圳市前沿艺穗艺术中心
2024-10-14

食粮计划 (Fringe Food) 每期都会推荐不同的主题内容。2021年,推荐5本不同的书籍,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书海灯塔看世界并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束光,照亮并陪伴你我前行之路。



01

《一见你就好心情》

(向左滑动)

作者:[美国] 莉兹·克里莫

出版社:天津人民出版社

译者:周高逸

出版年份:2019年


内文节选

“这本书是为了让你开心起来,暂时忘却生活的重担。有时显示生活真的让人很不爽,我希望这本书能让你开怀大笑。

宝贵的人生过于短暂,我们至少该努力温柔地对待彼此。希望这本书能让你发现生活中快乐的一面,或至少让你有一些小开心。当然啦,或许你也会因为那天心情不好就把这本蠢书直接扔飞到地上,那也是完全没问题的!只是要这么做的话请务必先把书买下来再扔,否则书店里的人会不开心的。如果你正在经历一段格外艰难的人生,请允许我祝福你可以从今天开始,邂逅最棒的一年。”


推荐理由

继《你今天真好看》、《我可以咬一口吗》后莉兹·克里莫第三部全新作品中文版。收录了130多张减压治愈漫画。一群呆萌的小动物用童言童语暖到心窝里。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很多思考,很多担心,在莉兹的漫画里,我们可以放下戒备,为这些美好敞开心扉,简简单单温暖整个严冬。



02

《马可瓦尔多》
(向左滑动)

作者:[意大利]伊塔洛·卡尔维诺
译者:马小漠
出版社:译林出版社
出版年份:2020年
 
内文节选

“从远方吹进城的风,给城市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礼物,只有少数一些敏感的人才会察觉得到,就像得了枯草热的人,闻到其他土地上的花粉就会直打喷嚏。一天,不知道从哪里飘来一阵裹着孢子的风,吹到城里路边的花坛里,于是几簇蘑菇就在这里发了芽。没有人发现这事,除了小工马可瓦尔多,他每天早上正是在那里乘电车。这个马可瓦尔多,有着一双不是很适合城市生活的眼睛:标志牌、红绿灯、橱窗、霓虹灯、宣传画,那些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吸引人注意力的东西,都从来留不住马可瓦尔多的目光,他看这些东西就好似一眼扫过沙漠里的沙子。然而,树枝上一片发黄的树叶,缠在瓦片上的一根羽毛,却从来也逃不过他的眼睛:没有一只马背上的牛虻,没有一个桌上的蛀虫洞,没有一块人行道上被碾扁的无花果皮,是不会被他注意到的,不会被他作为思考对象的,通过它们,可以发现季节的变化,心里的欲望,自身存在的渺小。”


推荐理由
马可瓦尔多是位城市小工,在密不透风的钢筋城市,他无视都市的、现代化的、消费主义的景观,时刻捕捉着四季的幻化,从隐藏在城市夹缝中的小角落,寻找着被城市疯狂扩张而掩盖的诗学。在都市的底层,成为最坚实的自然守护者。让我们也随他一起,去看一看那荒芜的小花园,空中飞来飞去的鸽子,雨后肆意生长的蘑菇,读一读浪漫、诗意又真实残酷的都市寓言。
“生命中除了以小时计酬的薪水、额外的工资补助和家庭津贴外,还有某些东西可以期待。”

 

03

《到灯塔去》

(向左滑动)


作者:[英国] 艾德琳·弗吉尼亚·伍尔夫
出版社:上海译文出版社
原书名:To the Lighthouse
译者:瞿世镜
出版年:2008年
 

内文节选

“你什么也不必说。你抖动一下你的船帆,从各种事物之间滑行过去,把它们远远地抛在后面。海湾不再是空荡荡的,而是充溢着生命。她似乎深深地站在某种物质之中,在其中运动、漂浮、沉没,是的,因为这些水域是深不可测的。已经有这么多的生命倾注到这激流中去。拉姆齐夫妇的生命;孩子们的生命;此外还有各种各样零零星星的事物。一位提着篮子的洗衣妇;一只白嘴鸦;一根火红的拨火棍;花卉的深紫和灰绿:某种共同的感觉,把这一切全都包含容纳了。”


推荐理由

虽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,《到灯塔去》更像一首散文诗,没有过于复杂的文体和结构,故事线简单明了,以“灯塔“作为全文线索,以自己的父母为拉姆齐夫妇原型,以自己作为艺术家莉丽原型,描述了拉姆齐一家与几位战后幸存者最终一起登上灯塔的故事。看似令人枯燥无味的情节,在伍尔夫大篇幅细腻丰富的心理描写下变得丰满而鲜活。
伍尔夫带着我们在人物的内心世界、现实以及回忆之间流动,将“二元论”应用到小说中人物的矛盾与困惑,现实生活中的对立与不和谐。生活本就杂乱无章却又相得益彰,所有的矛盾、对立和不和谐都不是绝对的。拉姆齐一家及朋友在经历过战争和种种疏离后最终登上灯塔,而莉丽在注视拉姆齐一家驶向灯塔后也落笔画面的最后空缺。最终的最终,随着伍尔夫为我们铺叙的诗意联想和思绪汇集为莉丽的一句感叹,所有的人与事与物完成了和解,对立达成了统一,父母与子女、丈夫与妻子、理性与感性、男性与女性、对父亲和记忆和对母亲的怀念,都在莉丽 “我终于画出了在我心头萦回多年的幻景。”后释然。
解读矛盾不是这部小说的最终目的,在混沌的生活中寻找希望,在失衡的偏执中寻找平衡,在瞬息万变世界里的中寻找安定,才是其真正的思想内核和魅力所在。诚如灯塔在茫茫海面留一束恒久光亮。



04

《我城》
(向左滑动)

作者:[中国香港] 西西(张彦)
出版社: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
出版年:2010年
 
内文节选

“──地球正在新陈代谢。地球正在繁殖自己的第二代。地球是一个细胞。它是生物。它将诞生一个新的婴儿

──在南端的冰山之中,有一座新的山将从地壳中升起,海面会有一个岛,这即是我们另外一个地球

电话听筒那边的声音说。

──在这新的星球上,地下埋藏的矿产,比原来的还要丰富。海洋里的水,都是未经化学品染污过的。我们会坐船,到这新的行星上去,我们的船是第二艘挪亚方舟。旧的地球将逐渐缩,像蛇蜕落蛇衣,由火山把它焚化,一点也不剩。人类将透过他们过往沉痛的经验,在新的星球上建立美丽的新世界”。


推荐理由
西西的《我城》以她一贯的“顽童体”, 记录了城市快乐或不快乐的种种现实,也记录了年轻人乐观、积极的生活态度。借着书中角色中学毕业生阿果的语调,刻画了香港经济发展迅猛的七十年代,一代普通市民最真实的状态。
跟随着阿果,走遍香港的街头巷尾,听到了菜场街坊的吆喝,看到公园椅子上包裹的塑料袋……认识了爱到处走走的麦快乐,喜欢航海的阿游,鼓励班上孩子们创造美丽新世界的瑜……嘈杂的、市井的、拥挤的、寄托希望的、潜力无限的等,都是这座城最真实的写照。
有人宣泄着不满,有人喧嚷着要离开,但转头看到阿傻拿来一把香插在香案上,求了一支签“天佑我城”。
这不只是七十年代的香港,更是每个时代每个人每座城的缩影。为了这“挚爱的,又美丽又丑陋的城”努力生活着,为了造就“美丽新城市”而充满希望的生活着


 05

《爱的艺术》

(向左滑动)

作者:[美]艾里希·弗洛姆
出版社:上海译文出版社
原版书名:The Art of Loving 
译者:刘福堂
出版时间:2018年12月 


内文节选

爱是主动活动,而不是被动的倾向;

它是“屹立于”而不是“坠入”(坠入爱河多是一种幻象)。

爱的主动性可用这样被描述出来:爱的首要意义是 1.给予,而非接受。

什么是给予?

人们普遍的误解是把给予认为是“放弃”某些东西,是被剥夺,被牺牲。一个人的性格如没有发展成熟,没有越过接受性的、剥夺性的或囤积性的阶段,就会以这种方式给予行为。

一个市场性格的人愿意给予,但只有在接受交换下才愿意,给予而没有接受,在他认为就是受骗。那些以非创造生产性为其主要人格发展的人,会觉得给予是在剥削自己。因此,这一种形态的人大部分拒绝给予。

又有些人把给予当作美德,因为他们把给予认为是牺牲。他们觉得给予是痛苦的,所以才应当给予;对他们来说,给予所以是美德正由于他们接受牺牲。对他们来说,给予比接受更好,其意义是:忍受剥夺比体验欢乐更好。


推荐理由

圣经里说“爱邻人如爱自己”。

对于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从对他是否有利来判断,他从基本上就是不能够爱的。

自私的人并非对自己爱的太多,而是爱的太少,事实上他恨自己。他这种对自己的爱及照顾的缺乏,这只是他的缺乏建设性性格的特征之一,使他的生命空虚与受挫。他必然是不幸的,并且焦虑着想从生活中获取被自己从中阻挠的幸福满足。

对于那些创造生产性性格的人来说,给予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:

给予是能力的最高表现。在给予行为中,我体验到我的力量,我的丰饶,我的能力。这种充盈高涨的生命力和能力使我充满喜悦。我体验到自己在满溢,分施,生气勃勃,因之我是欢乐的。

给予之比接受更为欢乐,并非由于它是剥夺,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现着我蓬勃的生命力。

给予意味着富有。并非那些拥有许多的人才富有,而是那能给予许多的人。

一个囤积者,不论他拥有多少财产,如果他焦急不安的忧郁着,唯恐有所丧失,则在心理意义上,他是贫穷的,是匮乏的人。

那有能力把自己给予出去的人是富有的。他体验到自己是一个能够把自己给予他人的人。

给予意味着是他人也成为给予者,并且他们两者共享由他们带入生命之中的事物所产生的喜悦。


 🤝
每月一期,
还有更多未完待续的灵感故事,
我们下期见。


(部分资料源自网络)


推荐阅读

《记住光亮与感动,总有一天我们会触碰星辰》

Vol.06 食粮计划|我该几时鼓掌?》

《Vol.5 食粮计划|来自艺穗的私心荐书》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深圳市前沿艺穗艺术中心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